自主创新,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的破局之路

发布日期: 2025-01-16

在当今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,工业操作系统在工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然而,国产工业操作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目前,国外的一些工业操作系统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,凭借着先发优势、技术积累和完善的生态系统,给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。
从技术层面来看,国产工业操作系统在实时性、稳定性、兼容性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。例如,在一些高精度的工业控制场景中,对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极高,国产系统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在兼容性方面,需要与各种工业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实现无缝对接,这涉及到复杂的适配工作。

目前,国内工业操作系统存在国外垄断的现状。国产化工业操作系统之路可谓任重道远。目前,国内专门从事工业操作系统的厂商可谓少之又少。“国内的制造业企业大多采用西门子、发那科(FANUC)、阿西布朗勃法瑞(ABB)、罗克韦尔(Rockwell Automation)等研发的控制系统,80%甚至90%以上的操作系统不是国产。DCS(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)、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等控制器,不能进行人机互动或软件加载,更难承接工业人工智能应用。”

“只有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,才能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。”自主创新探寻破局之路,我国作为“世界制造工厂”,拥有最庞大、最完整的工业企业集群与产业链,其中既有众多全球性制造巨头,又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工厂。工业操作系统主导权之争,事关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巩固与强化,事关工业生产的关键根本,我们需要借新型工业化历史机遇,打造全新的自主安全可控的国产工业操作系统。

根据相关数据,2023年,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,达到3184.7亿元,同比增长12.1%,其中生产控制类软件细分市场快速增长,2023年增长率达16.1%。未来三年,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保持13%以上的增长速度,到2026年将达到4714亿元的市场规模。

在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的积极部署下,东土科技积极响应国家要求,攻关操作系统核心技术。历经30年研发沉淀,在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院士的亲自指导下,自主研发了鸿道Intewell新型工业操作系统,为我国新型工业化服务,已应用于芯片生产线、飞机、高铁、电网,机器人、数控机床、汽车电子等领域。

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自推出以来,屡获国内国际权威认可,其功能和性能可以替代VxWorks操作系统,并通过工信部电子五所测试内核及部分关键代码私有代码率100%。

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实现了控制、计算和云服务的融合统一,以软件定义为核心,为控制层多种类型的设备提供统一的互联互通服务能力,为人工智能持续演进提供了承载工具。鸿道Intewell工业操作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汽车、工业控制、医疗仪器、轨道交通四项功能安全认证的操作系统。

抓住时代机遇,鸿道Intewell操作系统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遗余力,推动国产化工业操作系统作出贡献。

在工业领域,安全性和稳定性远高于消费领域。加快重点领域工业操作系统国产替代,将工业操作系统纳入信息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,支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整合各方面力量,开展工业操作系统领域基础理论研究、源头和底层技术研发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工业操作系统体系。

“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,加强以工业操作系统为底座的智能制造应用示范。”制定结合工控系统现状、行业特点、安全生产的工业操作系统国家标准,优先在央国企、大中型民营企业加大支持工业操作系统在石化化工、钢铁冶金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应用推广,实施重点领域工业操作系统、工业软件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专项工作。

自主创新,才是国产工业操作系统打破国外垄断的破局之路。
  • 张经理 18127958867